• 研究报告 •
但露凤1,2,褚以文1,2,王欣荣1,2,何向伟3
1.成都大学药学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 610100
2.成都大学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106
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杭州 310000
Lufeng Dan1,2, Yiwen Chu1,2, Xinrong Wang1,2, Xiangwei He3
1. School of Pharmacy, Sichuan Industrial Institute of Antibiotics,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610106,China
2. Antibiotic Research and Re⁃Evalu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 China
3.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0, China
摘要:
发生在DNA序列水平或表观遗传水平的可逆遗传突变可以调控不稳定遗传的表型,其可逆性使得生物体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外界多变的环境,但也正是因为其遗传的不稳定性,在传统研究(尤其是针对耐药性调控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本研究利用雷帕霉素(+咖啡因)对野生型裂殖酵母菌株进行了耐药突变株的分离,共得到173株耐药突变株,经传代培养和子代耐药性试验,发现14株耐药株存在遗传不稳定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其中部分菌株的不稳定遗传耐药性受到ssp1位点可逆的DNA序列改变调控。本研究对雷帕霉素作为临床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易产生不稳定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相关的科学依据,并为解决其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新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