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科 (Rutaceae) | 柑橘属 (Citrus) | 甜橙 (Citrus sinensis cv. Valencia) | 叶片 | 柑橘黄单胞菌 Xcc促进的农杆 菌注射法 | CsPDS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产生白化苗 | 3.2~3.9 | [30] |
晚锦橙 (C. sinensis Osbeck) | 上胚轴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CsLOB1 启动子 | 抗溃疡病 | 11.5~64.7 | [31] |
葡萄柚 (C. paradisi) | 上胚轴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CsLOB1 启动子 | 抗溃疡病 | 14.29~81.25 | [33] |
上胚轴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CsLOB1 | 抗溃疡病 | 31.58~89.36 | [34] |
上胚轴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CsLOB1 | 抗溃疡病 | 15~55 | [36] |
枳属 (Poncirus) | 枳橙 (Poncirus trifoliate L. Raf. × C. sinensis L. Osb.) | 上胚轴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PDS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产生白化苗 | 45.5~75 | [32] |
上胚轴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Cs7g03360 | 叶片发育 | 15.55~79.67 | [35] |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 猕猴桃属 (Actinidia) | 红阳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cv. Hongyang) | 叶盘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AcPDS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产生白化苗 | 65.38~91.67 | [38] |
中华猕猴桃‘Hort16A’ (A. chinensis cv. Hort16A) | 叶盘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AcCEN4、 AcCEN | 开花提前,果实早熟、紧凑 | 30~75 | [40] |
葡萄科 (Vitaceae) | 葡萄属 (Vitis) | ‘霞多丽’葡萄 (Vitis vinifera L. cv. Chardonnay) | 悬浮细胞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IdnDH | 降低酒石酸 含量 | 100 | [42] |
无核白葡萄 (V. vinifera cv. Thompson) | 愈伤组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VvWRKY52 | 抗灰霉病 | 31 | [44] |
‘麝香’葡萄 (V. vinifera L. cv. Neo Muscat) | 愈伤组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VvPDS | 产生白化植株 | 2.7~72.2 | [43] |
‘葡萄砧木41B’ (V. vinifera cv. Chasselas × V. berlandieri) | 胚性悬浮 细胞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VvCCD8 | 增加分枝数 | 66.7 | [45] |
‘霞多丽’葡萄 (V. vinifera L. cv. Chardonnay) | 原生质体 | PEG介导 RNP转化 | MLO-7 | 抗白粉病 | 0.1 | [46] |
蔷薇科 (Rosaceae) | 苹果属 (Malus) | ‘金冠’苹果 (Malus prunifolia cv. Golden delicious) | 原生质体 | PEG介导 RNP转化 | DIPM-1、DIPM-2、DIPM-4 | 抗白粉病 | 0.1~6.9 |
‘苹果砧木JM2’ (M. prunifolia (Wild.) Borkh. ‘Seishi’?×?M. pumila Mill. var. paradisiaca Schneid. ‘M.9’) | 叶盘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PDS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产生白化苗 | 31.8 | [47] |
'嘎啦'苹果 (Malus × domestica Bork.) | 嫩叶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MdPDS、MdTFL1.1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产生白化苗;也出现早花 | 85~93 | [48] |
梨属 (Pyrus) | ‘康弗伦斯’梨 (Pyrus communis L. cv. ‘Conference’) | 嫩叶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PcTFL1.1 | 提前开花 | 9 |
石榴科 (Punicaceae) | 石榴属 (Punica) | 石榴 (Punica granatum L.) | 毛状根 | 发根农杆菌遗传 转化毛状根 | PgUGT84A23、PgUGT84A24 | 降低酚类物质安石榴苷含量 | - | [49] |
茜草科 (Rubiaceae) | 咖啡属 (Coffea) | 中粒咖啡 (Coffea canephora clone 197) | 愈伤组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CcPDS | 产生白化苗 | 30.4 | [50] |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 可可属 (Theobroma) | 可可 (Theobroma cacao) | 叶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TcNPR3 | 抗疫霉菌 | 27 | [51] |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 木薯属 (Manihot) | 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cv. 60444; cv. TME 204) | 愈伤组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MePDS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产生白化苗 | 97.1~98.9 | [53] |
木薯 (M. esculenta cv. 60444) | 愈伤组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nCBP-1、 nCBP-2 | 抗木薯褐斑条纹病毒 | 91 | [54] |
木薯 (M. esculenta) | 愈伤组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病毒基因AC2、AC3 | 抗非洲木薯花叶病毒 | 4.9~11 | [55] |
橡胶树属 (Hevea) | 橡胶树 (Hevea brasiliensis) | 原生质体 | PEG介导 RNP转化 | FT、TFL1 | 提前开花 | 3.74~20.11 | [57] |
| 麻疯树属 (Jatropha) | 麻疯树 Jatropha curcas | 子叶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JcCYP735A | 生长和成花 调控 | - | [60] |
大麻科 (Cannabaceae) | 山豆麻属 (Parasponia) | Parasponia andersonii | 茎和叶柄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PanHK4、PanEIN2、PanNSP1、PanNSP2 | 根瘤形成、茎形成层活性、植株性别 | 48~89 | [61] |
禾本科 (Poaceae) | 簕竹属 (Bambusa) | 绿竹 (Bambusa oldhamii) | 原生质体 | PEG介导质粒 DNA转化 | PDS |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产生白化苗 | 12.5 | [62] |
牡竹属 (Dendrocalamus) | 麻竹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 愈伤组织 | 农杆菌介导的 遗传转化 | DlmPSY1-A、DlmPSY1-B、DlmPSY1-C、GRG1 | 白化苗,株高增加 | 40~100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