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卢利. 融入多元智能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探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2(4): 650–654.
[2] 郭俊明, 肖丙秀. 基因相关研究与诺贝尔奖. 遗传, 2005, 27(1): 101–109. [3] 张羽. 生物教育专业《遗传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遗传, 2008, 30(2): 246–250.
[4] 刘洪, 石胜军. 医学本科生教育定位要准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4): 61.
[5] 孙惠兰, 杜少陵, 徐思斌, 李铁臣, 徐毓其. 加强和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 7(2): 79.
[6] 余红, 陈绍坤, 李洁. 医学遗传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 11(3): 351–353.
[7] 李静, 白素兰. 发育生物学探究式教学探讨. 遗传, 2009, 31(12): 1273–1277.
[8] 彭翠英, 郑济芳, 刘俊, 刘运莲, 殷杰. 开放式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9): 838–839.
[9] 肖建富, 吴建国, 石春海. 遗传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及实践. 遗传, 2009, 31(7): 763–768.
[10] 江海平, 冯鸿.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实验和教学的重大影响. 遗传, 2007, 29 (12): 1529–1532.
[11] 杨康鹃, 金英子, 张子波, 金艳花, 金雄吉, 修景会, 孙连平, 刘洋, 盛天昕. 临床实践渗透于基础医学教育与培养大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研究. 遗传, 2008, 30(5): 655–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