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 ›› 1980, Vol. 2 ›› Issue (2): 27-28.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氮分子激光对雄性小家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梁宏; 陆仲康; 张雪琴; 王兰岚; 刘福全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1980-03-28 发布日期:1980-03-2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1980-03-28 Published:1980-03-28

摘要: 激光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 具有能量高度集中、光色单一、方向性好等特 点。激光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已有不少报 道[1],并证明有一定的诱变作用。.在遗传效应 的研究方面,也先后在各种农作物上观察到激 光照射后能提高染色体畸变频率[2]。在医学临 床上,利用激光治疗各种疾病,并进一步开展了 激光对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3,4]。另 一方面,随着激光在工、农、医及国防方面应用 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激光器。因此, 不同程度地受到激光照射,激光对人的眼睛、皮 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已有不少报道[5]。至 于激光照射其它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作用 如何,目前还很少报道。由于激光对生殖细胞 的改应可能导致遗传效应,因此,具有特殊的重 要性。我们以染色体畸变为指标,研究了激光 对雄性小家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