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 ›› 1981, Vol. 3 ›› Issue (1): 14-16.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猕猴淋巴细胞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确定和双着丝点染色体频率的改变

苏瑞珍; 李玉环; 何建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北京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1981-01-28 发布日期:1981-01-2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1981-01-28 Published:1981-01-28

摘要: 目前人类正处在广泛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因此就难免不受到电离辐射的损伤。若一旦不幸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必须要知道所接受的剂量的大小,然后才能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国内外现已广泛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统计其染色体畸变率来估计受照剂量大小。许多作者认为这样所得到的染色体畸变率可以作为生物剂量计。但一些实验结果证明〔1,21培养时间的长短,染色体畸变率也就有所不同。例如人类淋巴细胞培养72小时的比培养48小时的,其染色体畸变率降低约两倍。其下降原因是由于培养中的淋巴细胞第一次分裂到第二次分裂时畸变染色体数量丢失的结果。因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将会导致染色体畸变率的下降,从而影响到过去的一些实验的结果。为此有必要严格控制所观察的细胞, 并规定畸变率的统计应在细胞的第一次有丝分 裂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