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 ›› 1981, Vol. 3 ›› Issue (3): 32-35.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玉米雄性不育的遗传

陈连文   

  1. 黑龙江省种子公司松花江分公司,哈尔滨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1981-05-28 发布日期:1981-05-2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1981-05-28 Published:1981-05-28

摘要: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理论,是二十世纪四十 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希尔斯提出来的。三十多 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发展这一理论。 近些年,不少研究者发现了一些新的雄性不育 遗传现象。这些新的雄性不育遗传现象,如果 仅仅用希尔斯的基因理论,那是无法解释的。 因此,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为了推 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完善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科学 研究和生产实践,我们于1967年开始了玉米T 型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的研究工作。至1980年, 前后共11年(74-76年中断),18个生长周期 (其中七次在海南)。现将研究结果概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