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超良, 孙从佼, 杨宁. 从遗传力到肠菌力:概念及研究进展[J]. 遗传, 2019, 41(11): 1023-1040. |
[2] |
刘姝丽,张胜利,俞英. 同卵双胞胎在复杂性状DNA甲基化调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 遗传, 2016, 38(12): 1043-1055. |
[3] |
张玉勇,贾智英,白庆利,陈术强,石连玉,王炳谦. 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体重和叉长的遗传力估算[J]. 遗传, 2013, 35(2): 202-207. |
[4] |
饶绍奇,范安. 不宁腿综合征遗传学研究进展[J]. 遗传, 2009, 31(7): 675-682. |
[5] |
王艳惠,牛应泽.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分析[J]. 遗传, 2006, 28(10): 1273-1279. |
[6] |
向春阳,田秀平,董炳友,杨克军. 氮高效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J]. 遗传, 2005, 27(3): 387-390. |
[7] |
杨学举,张树华,荣广哲. 小麦蛋白质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J]. 遗传, 1999, 21(4): 34-36. |
[8] |
王敏,姚维传. 小麦灌浆特性的遗传研究Ⅰ.遗传模型及基因效应[J]. 遗传, 1996, 18(5): 23-26. |
[9] |
陆根尧,俞信光,毛根富,施永泰. 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和选择指数的分析[J]. 遗传, 1995, 17(1): 26-29. |
[10] |
杨运清. 不同形式混合资料遗传力的估计方法[J]. 遗传, 1993, 15(6): 17-19. |
[11] |
陈璋,朱秀英. 水稻种胚离体培养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J]. 遗传, 1993, 15(4): 23-27. |
[12] |
李惟基,胡萍,陆漱韵,冯启涣,武崇光. 甘薯若干性状遗传力的分析[J]. 遗传, 1992, 14(2): 8-9. |
[13] |
彭俊华,. 氮素水平对釉、粳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的影响[J]. 遗传, 1991, 13(3): 4-6. |
[14] |
陈斌,施启顺,柳小春. 单元内混合家系相关法估算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的探讨[J]. 遗传, 1991, 13(1): 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