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非人灵长类和啮齿类动物在行为和认知能力方面差异巨大,但尚不清楚其中的细胞机制。近日,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Broad研究院的McCarroll实验室通过对3种灵长类、一种啮齿类和鼬鼠同源脑区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物种间的同源中间神经元类型在丰度和RNA表达水平上差异巨大,而灵长类内差异略小。同时,发现仅在灵长类动物中存在的新类型中间神经元,能够表达独特组合的转录因子、受体和神经肽(2020年9月30日在线发表,doi: 10.1038/ s41586-020-2781-z)。这类中间神经元位于大脑中与亨廷顿病和潜在的精神分裂症有关的纹状体中,在猴和人类中占纹状体中间神经元的约30%。该研究为选择能更好地模拟与疾病有关的人类大脑特征的实验室模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加快对神经精神疾病病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