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 ›› 2007, Vol. 29 ›› Issue (5): 593-593―598.doi: 10.1360/yc-007-0593
朱智1, 吴登俊1, 徐宁迎2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雅安 625014;
2.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杭州 310029
ZHU Zhi1, WU Deng-Jun1, XU Ning-Ying2
摘要:
以180只3个品系的温岭草鸡为材料, 采用PCR-RFLP方法对鸡MSTN基因外显子1的2个多态位点进行研究, 并分析对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Bsh1236Ⅰ识别G(2100)A突变, 产生MN和NN 2种基因型, MspⅠ识别G(2109)A突变, 产生AA、AB和BB 3种基因型, 联合2个位点分析出现了5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在品系间的c2检验表明差异均不显著(P>0.05)。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的屠宰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多重比较显示:杂合型MN的腹脂重和屠宰率显著(P<0.05)高于突变型NN; 杂合型AB的胸肌重和胸肌率显著(P<0.01或P<0.05 )高于基因型AA, 基因型AA的腹脂重和腹脂率都极显著(P<0.01)高于突变型BB, 在腿肌重性状上, BB型显著(P<0.05)低于AA型和AB型;2个位点联合分析时, NA/MA基因型的腹脂重、腹脂率和胸肌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或低于其他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