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 ›› 2007, Vol. 29 ›› Issue (5): 637-642.doi: 10.1360/yc-007-0637
张红梅1,3, 戴星2, 孟继鸿1, 赵宇1, 单祥年3
1.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系, 南京 210009;
2.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 南京 210009;
3. 东南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研究中心, 南京 210009
ZHANG Hong-Mei1,3, DAI Xing2, MENG Ji-Hong1, ZHAO Yu1, SHAN Xiang-Nian3
摘要:
以戊型肝炎病毒(HEV)第4基因型中国株ORF2编码蛋白p166Chn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s), 同时制备20个N端或C端逐渐截短的p166Chn截短蛋白, 与7种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的p166蛋白一起, 通过ELIS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以及竞争抑制实验对主要存在于我国的HEV第4基因型毒株进行抗原表位分析。结果发现所制备的McAbs与p166Chn截短蛋白的免疫反应有两种类型, 以1G10为代表的McAbs能与N端不短于aa477、C端不短于aa613的截短蛋白反应, 其针对的抗原表位是构象依赖型表位, 依赖于aa477~aa613肽链区段; 而McAb 2F11则能与N端不短于aa474、C端不短于aa617的截短蛋白反应, 其针对的抗原表位也是构象表位, 但需依赖于较长的肽链区段(aa474~aa617)。竞争抑制实验显示两类McAbs互不抑制, 进一步证实了所发现的两个抗原表位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同。更有意义的是, 两类McAbs均能与其他不同HEV基因型和亚型来源的p166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 表明这两个抗原表位是HEV基因型共同性的, 可以在世界各国分布的不同基因型HEV毒株中诱导交叉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