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三增, 孔丹宇, 辛培勇, 褚金芳, 万迎朗, 凌宏清, 刘毅. AtCPS V326M突变显著影响赤霉素合成[J]. 遗传, 2022, 44(3): 245-252. |
[2] |
时子文, 何青, 赵卓凡, 刘孝伟, 张鹏, 曹墨菊. 玉米雄性不育资源的发掘与利用[J]. 遗传, 2022, 44(2): 134-152. |
[3] |
陈欲, 陈笑芸, 彭城, 徐俊锋, 沈洁, 李玥莹, 汪小福.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荧光RPA现场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J]. 遗传, 2021, 43(8): 802-812. |
[4] |
单婷玉, 施雯, 王翌婷, 曹孜怡, 汪保华, 方辉. 玉米盐胁迫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J]. 遗传, 2021, 43(12): 1159-1169. |
[5] |
汪德州,莫晓婷,张霞,徐妙云,赵军,王磊. 玉米逆境响应相关转录因子ZmC2H2-1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J]. 遗传, 2018, 40(9): 767-778. |
[6] |
赵卓凡, 黄玲, 刘永明, 张鹏, 魏桂, 曹墨菊. 玉米CMS-C同质异核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J]. 遗传, 2018, 40(5): 402-414. |
[7] |
尹朝华, 李岩, 张春庆, 杨翠翠, 吴承来, 刘翔攀, 王明明. 玉米脱氧麦根酸分泌通道蛋白基因YS3启动子的克隆与启动活性分析[J]. 遗传, 2016, 38(6): 560-568. |
[8] |
赵雄伟, 林海建, 张志明, 沈亚欧, 潘光堂. 玉米籽粒重金属铅(Pb2+)含量的QTL定位[J]. 遗传, 2014, 36(8): 821-826. |
[9] |
李娇, 郭予琦, 崔伟玲, 许爱华, 田曾元. 玉米苗期SR蛋白基因家族的干旱胁迫应答[J]. 遗传, 2014, 36(7): 697-706. |
[10] |
高学焕, 付凤玲, 牟巍, 周树峰, 张素芝, 李晚忱. 玉米钼辅助因子硫酸化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验证[J]. 遗传, 2014, 36(6): 584-591. |
[11] |
张艳花,易洪杨,房明,荣廷昭,曹墨菊. 玉米新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及DNA甲基化分析[J]. 遗传, 2014, 36(10): 1021-1026. |
[12] |
雍洪军 李明顺 张德贵 李新海 潘光堂 张世煌 荣廷昭. 8个合成群体改良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的育种潜力分析[J]. 遗传, 2013, 35(8): 1007-1013. |
[13] |
张采波 吴章东 徐冬平 刘和洋 荣廷昭 曹墨菊. 玉米空间诱变后代SP4选系配合力效应分析[J]. 遗传, 2013, 35(7): 903-912. |
[14] |
雍洪军 王建军 张德贵 张晓聪 李明顺 白丽 张世煌 李新海. 美洲地区主要玉米群体特征及其利用途径分析[J]. 遗传, 2013, 35(6): 703-713. |
[15] |
高利芳,郭勇,郝再彬,邱丽娟. 大豆株高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J]. 遗传, 2013, 35(2): 215-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