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自强,赵苑秀,傅雪琳,李楠. 偏孟德尔分离的遗传学实验设计与探讨[J]. 遗传, 2019, 41(3): 262-270. |
[2] |
何勇,罗岸,母连胜,陈强,张艳,叶开温,田志宏. 质体基因工程中选择标记基因研究进展[J]. 遗传, 2017, 39(9): 810-827. |
[3] |
马小英,赵颖岚,贾方兴,宋亚坤,谢宇聪. 秀丽隐杆线虫在高校遗传学实验中的应用[J]. 遗传, 2017, 39(8): 763-768. |
[4] |
胡健,周逸人,丁佳琳,王志远,刘凌,王业开,娄慧玲,乔守怡,吴燕华. ABO血型综合实验基因分型技术简化及其群体遗传分析拓展[J]. 遗传, 2017, 39(5): 423-429. |
[5] |
赵健, 胡冬梅, 于大德, 董明亮, 李云, 范英明, 王延伟, 张金凤. 人类血型性状综合遗传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J]. 遗传, 2016, 38(5): 461-466. |
[6] |
邢万金, 莫日根. 在遗传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J]. 遗传, 2016, 38(11): 1030-1038. |
[7] |
周菲, 路史展, 高亮, 张娟娟, 林拥军. 植物质体基因工程:新的优化策略及应用[J]. 遗传, 2015, 37(8): 777-792. |
[8] |
何风华,黎杰强,朱碧岩,高峰. “三自”教学模式提高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J]. 遗传, 2015, 37(4): 396-401. |
[9] |
林晓飞,征荣,莫日根. 本科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研究型实验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 遗传, 2015, 37(4): 402-406. |
[10] |
赫杰, 张颢, 张丽丽. 高校遗传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探析[J]. 遗传, 2015, 37(3): 309-313. |
[11] |
邢万金, 莫日根, 苏慧敏. 生物学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探索[J]. 遗传, 2014, 36(7): 732-738. |
[12] |
袁婺洲 邓云. 将制作转基因斑马鱼的实验引入本科生基因工程实验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遗传, 2013, 35(11): 1327-1330. |
[13] |
李立家,何世斌,张璐. 基因工程学教学改进的探索和实践[J]. 遗传, 2012, 34(12): 1624-1627. |
[14] |
付蓝宝,于嘉林,刘伟华. 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病基因工程[J]. 遗传, 2011, 33(5): 512-519. |
[15] |
肖建富,吴建国,石春海. 改进实验教学设施和开放水平, 提升遗传学实验教学质量[J]. 遗传, 2011, 33(12): 1409-1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