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勇尧,汤金涛,杨博文,胡骏,刘耀光,陈乐天. 水稻育性调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J]. 遗传, 2019, 41(8): 703-715. |
[2] |
王春明, 孙英莉, 林昌俊, 王铭裕, 牛月, 李晓峰, 冯虎元. 粗糙脉孢菌7种子囊型归类教学探究[J]. 遗传, 2019, 41(11): 1067-1072. |
[3] |
汪德州,莫晓婷,张霞,徐妙云,赵军,王磊. 玉米逆境响应相关转录因子ZmC2H2-1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J]. 遗传, 2018, 40(9): 767-778. |
[4] |
赵卓凡, 黄玲, 刘永明, 张鹏, 魏桂, 曹墨菊. 玉米CMS-C同质异核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J]. 遗传, 2018, 40(5): 402-414. |
[5] |
韩晓斌, 徐冉, 段朋根, 于海跃, 罗越华, 李云海. 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101和spl102的筛选及候选基因鉴定[J]. 遗传, 2017, 39(4): 346-353. |
[6] |
袁金红, 李俊华, 袁娇娇, 贾克利, 李书粉, 邓传良, 高武军.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MutMap方法在正向遗传学 研究中的应用[J]. 遗传, 2017, 39(12): 1168-1177. |
[7] |
刘永明, 张玲, 邱涛, 赵卓凡, 曹墨菊.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J]. 遗传, 2016, 38(8): 677-687. |
[8] |
尹朝华, 李岩, 张春庆, 杨翠翠, 吴承来, 刘翔攀, 王明明. 玉米脱氧麦根酸分泌通道蛋白基因YS3启动子的克隆与启动活性分析[J]. 遗传, 2016, 38(6): 560-568. |
[9] |
宋海冰, 汪斌, 陈壬杰, 郑小雅, 于世波, 兰涛. 水稻“光身”突变体glr3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J]. 遗传, 2016, 38(11): 1012-1019. |
[10] |
李雪倩, 徐冉, 段朋根, 伍应保, 罗越华, 李云海. 水稻窄叶突变体zy17的遗传分析和候选基因鉴定[J]. 遗传, 2015, 37(6): 582-589. |
[11] |
刘永明, 张玲, 周建瑜, 曹墨菊.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bHLH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 遗传, 2015, 37(12): 1194-1203. |
[12] |
王慧, 李光, 王义权. 文昌鱼Hedgehog基因敲除和突变体表型分析[J]. 遗传, 2015, 37(10): 1036-1043. |
[13] |
赵雄伟, 林海建, 张志明, 沈亚欧, 潘光堂. 玉米籽粒重金属铅(Pb2+)含量的QTL定位[J]. 遗传, 2014, 36(8): 821-826. |
[14] |
李娇, 郭予琦, 崔伟玲, 许爱华, 田曾元. 玉米苗期SR蛋白基因家族的干旱胁迫应答[J]. 遗传, 2014, 36(7): 697-706. |
[15] |
高学焕, 付凤玲, 牟巍, 周树峰, 张素芝, 李晚忱. 玉米钼辅助因子硫酸化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验证[J]. 遗传, 2014, 36(6): 584-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