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景锋.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2): 1-8.[2] 张世煌, 田清震, 李新海, 李明顺, 谢传晓. 玉米种质改良与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06, 14(1): 1-16.[3] 曾三省.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4): 1-9.[4] Maluszynski M, Beant S, Ahloowalia BS, Sigurbjörnsson B. Application of in vivo and in vitro mutation techniques for crop improvement. Euphytica, 1995, 85(1-3): 303-315[5] Walhot V. Maize mutants for the 21st century. Plant Cell, 1991, 3(9): 851-856.[6] 温贤芳, 张龙, 戴维序, 李春华. 天地结合开展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核农学报, 2004, 18(4): 241-246.[7] 邱新棉. 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5(3): 247-251.[8] 刘录祥, 郑企成. 空间诱变航天与作物改良.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7.[9] 刘录祥, 赵林姝, 郭会君. 作物航天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9(2): 26-29.[10] 刘录祥, 郭会君, 赵林姝, 古佳玉, 赵世荣.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 核农学报, 2007, 21(6): 589-592.[11] 薛淮, 刘敏. 植物空间诱变的生物效应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生物学通报, 2002, 37(11): 7-9.[12] 王俊敏, 骆荣挺, 鲍根良, 张铭铣, 徐建龙, 吴伟. 采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特早熟晚粳新品种航天36. 核农学报, 2007, 21(4): 323-327.[13] 蒲志刚, 张志勇, 向跃武, 蔡平钟, 周贤明, 张志雄. 航天诱变创制带标记水稻新材料及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核农学报, 2008, 22(1): 49-51.[14] 曹墨菊, 荣廷昭. 空间条件对玉米自交系S37的诱变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17(1): 1-3.[15] 邱正高, 杨华, 王贵学, 柯剑鸿, 祁志云, 袁亮. 航天诱变对糯玉米主要数量性状及配合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5): 1249-1252.[16] 荣廷昭.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6.[17] 荣廷昭, 潘光堂, 黄玉碧. 数量遗传学.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8] 刘志斋, 蔡一林, 王久光, 孙海燕, 王国强, 杨春蓉, 徐德林. EMS处理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7, 15(1): 29-32.[19] 秦家友, 石海春, 柯永培, 余学杰, 袁继超. 玉米辐射诱变后代M4选系配合力效应分析. 核农学报, 2012, 26(3): 427-432.[20] 乔晓, 石海春, 柯永培, 余学杰, 袁继超. 玉米航天诱变系的配合力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4): 451-456, 471.[21] Betran FJ, Ribaut JM, Beck D, Gonzalez de León D. Ge-netic diversity,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terosis in tropical maize under stress and nonstress environments. Crop Sci, 2003, 43(3): 797-806.[22] Pswarayi A, Vivek BS. Combining ability amongst CIMMYT’s early maturing maize (Zea mays L.) germ-plasm under stress and non-stress conditi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esters. Euphytica, 2008, 162(3): 353-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