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钧, 樊安平, 王武生, 张金川, 江晓军, 马瑞军, 贾社强, 刘飞, 雷初朝, 黄永震. 全基因组重测序解析秦川牛保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J]. 遗传, 2023, 45(7): 602-616. |
[2] |
寇洁, 李严, 王鹏, 刘红, 刘佳文, 王涓, 王也, 张亮, 沈富军. 大熊猫遗传多样性评估的微卫星分型体系优化[J]. 遗传, 2022, 44(3): 253-266. |
[3] |
李茜, 王浩宇, 曹悦岩, 朱强, 舒潘寅, 侯婷芸, 王雨婷, 张霁. 微单倍型遗传标记的法医基因组学研究[J]. 遗传, 2021, 43(10): 962-971. |
[4] |
徐志伟, 魏云林, 季秀玲. 假单胞菌噬菌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遗传, 2020, 42(8): 752-759. |
[5] |
王小娟, 钱恩芳, 李悦, 宋正阳, 赵慧, 谢何鑫, 李彩霞, 黄江, 江丽. 中国西南地区藏族人群遗传亚结构研究[J]. 遗传, 2020, 42(6): 565-576. |
[6] |
郑建敏,罗江陶,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李俊,杨恩年,蒋云,刘于斌,王相权,蒲宗君. 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J]. 遗传, 2019, 41(7): 599-610. |
[7] |
赵永欣, 李孟华, 赵要风. 中国绵羊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遗传, 2017, 39(11): 958-973. |
[8] |
弓弦,张超,伊利亚斯·艾萨,时瑛,杨雪唯,努尔斯曼古丽奥斯曼,关亚群,徐书华. 2型糖尿病易感候选基因在世界不同人群中的多样性比较分析[J]. 遗传, 2016, 38(6): 543-559. |
[9] |
刘娟, 孙艳, 姜强, 杨春红, 黄金明, 李建斌, 侯明海, 仲跻峰, 王长法, 刘保申. INCENP基因功能性单倍型可调控启动子活性并影响公牛精液品质[J]. 遗传, 2016, 38(1): 62-71. |
[10] |
李骞 刘舒媛 林克勤 孙浩 于亮 黄小琴 褚嘉祐 杨昭庆. EGLN1基因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海拔低氧适应的相关性[J]. 遗传, 2013, 35(8): 992-998. |
[11] |
阮清伟 俞卓伟 保志军 马永兴. 免疫基因多态性与衰老和增龄相关疾病关系[J]. 遗传, 2013, 35(7): 813-822. |
[12] |
黄益敏 夏梦颖 黄石. 遗传多样性上限假说所揭示的进化历程[J]. 遗传, 2013, 35(5): 599-606. |
[13] |
温莹 逯晓萍 任锐 米福贵 韩平安 薛春雷. 高丹草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遗传多样性[J]. 遗传, 2013, 35(2): 225-232. |
[14] |
李铎,柴志欣,姬秋梅,张成福,信金伟. 西藏牦牛微卫星DNA的遗传多样性[J]. 遗传, 2013, 35(2): 175-184. |
[15] |
马志杰,钟金城,韩建林,徐惊涛,刘仲娜,白文林. 牦牛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遗传, 2013, 35(2): 151-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