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卞中, 曹东平, 庄文姝, 张舒玮, 刘巧泉, 张林.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启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J]. 遗传, 2023, 45(9): 718-740. |
[2] |
赵娜, 亓宝, 董芊里, 王晓丽. 普通小麦相关研究进展在遗传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遗传, 2020, 42(9): 916-925. |
[3] |
史晓黎,何伊琳,凌宏清. 小麦A基因组测序与进化研究进展[J]. 遗传, 2019, 41(9): 836-844. |
[4] |
郑建敏,罗江陶,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李俊,杨恩年,蒋云,刘于斌,王相权,蒲宗君. 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J]. 遗传, 2019, 41(7): 599-610. |
[5] |
张爱民, 阳文龙, 李欣, 孙家柱. 小麦抗赤霉病研究现状与展望[J]. 遗传, 2018, 40(10): 858-873. |
[6] |
黄雪盈,范凯,叶炎芳,汪斌,吴为人,兰涛. 基于SSLP分子标记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的教学实践探索与体会[J]. 遗传, 2017, 39(9): 856-862. |
[7] |
李泰明, 蓝文俊, 黄灿, 张春, 刘晓玫. 近红外荧光蛋白标记乳腺癌细胞外泌体的构建及鉴定[J]. 遗传, 2016, 38(5): 427-435. |
[8] |
马建辉, 仝豆豆, 张文利, 张黛静, 邵云, 杨云, 姜丽娜. 乌拉尔图小麦NAC转录因子的筛选与分析[J]. 遗传, 2016, 38(3): 243-253. |
[9] |
丁刘军,普明宇,卫波,王献平,范仁春,张相岐. 转录因子基因TuGTγ-3参与乌拉尔图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J]. 遗传, 2016, 38(12): 1090-1101. |
[10] |
李海凤, 刘慧萍, 戴毅, 黄帅, 张军, 高勇, 陈建民. 四倍体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E染色体传递特征[J]. 遗传, 2016, 38(11): 1020-1029. |
[11] |
李俊, 朱欣果, 万洪深, 王琴, 唐宗祥, 符书兰, 杨足君, 杨漫宇, 杨武云. 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J]. 遗传, 2015, 37(6): 590-598. |
[12] |
刘霞, 张斌, 毛新国, 李昂, 孙美荣, 景蕊莲. 小麦tae-MIR156前体基因的克隆及其靶基因TaSPL17多态性分析[J]. 遗传, 2014, 36(6): 592-602. |
[13] |
赵巧玲, 王文波, 陈安利, 裘智勇, 夏定国, 钱荷英, 沈兴家. 家蚕两种新的类鹑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J]. 遗传, 2014, 36(4): 369-375. |
[14] |
刘先方,马晓,侯成香,李冰,李木旺. 对家蚕第18连锁群隐性基因elp、ch-2和mln测交系的分子定位分析[J]. 遗传, 2013, 35(3): 373-378. |
[15] |
马志杰,钟金城,韩建林,徐惊涛,刘仲娜,白文林. 牦牛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遗传, 2013, 35(2): 151-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