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丹丹,张媛雅,葛海涛,黄夏禾,汪迎春. 大规模膜蛋白质组鉴定技术进展[J]. 遗传, 2019, 41(9): 863-874. |
[2] |
张婕妤,初亚男,邹秉杰,张晏洁,封利颖. 基于级联核酸侵入反应的real-time PCR法检测咽拭子样本中UGT1A1*6基因多态性[J]. 遗传, 2018, 40(8): 668-675. |
[3] |
肖娟, 王讯, 罗毅, 李晓开, 李学伟. 附睾小体功能蛋白及sRNA研究进展[J]. 遗传, 2018, 40(3): 197-206. |
[4] |
张香媛,何超,叶丙雨,谢德健,师明磊,张彦,沈文龙,李平,赵志虎. 全基因组染色质相互作用Hi-C文库制备的优化及其质量控制[J]. 遗传, 2017, 39(9): 847-855. |
[5] |
胡立桥,周兆才,田伟. Hippo信号通路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J]. 遗传, 2017, 39(7): 659-674. |
[6] |
谢德健, 师明磊, 张彦, 王天艺, 沈文龙, 叶丙雨, 李平, 何超, 张香媛, 赵志虎.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TCF蛋白降解细胞系[J]. 遗传, 2016, 38(7): 651-657. |
[7] |
马丽, 陈红岩, 朱化星, 李威, 卢大儒. 利用锁核酸化学偶联FokⅠ核酸酶靶向切割HBV基因的体外实验[J]. 遗传, 2016, 38(4): 350-359. |
[8] |
白义春, 徐坤, 魏泽辉, 马琤, 张智英. 哺乳动物基因组靶向修饰阳性细胞富集的报告载体系统研究进展[J]. 遗传, 2016, 38(1): 28-39. |
[9] |
谢龙祥, 于召箫, 郭思瑶, 李萍, AbualgasimElgailiAbdalla, 谢建平. 表观遗传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菌耐药中的作用[J]. 遗传, 2015, 37(8): 793-800. |
[10] |
徐苹,杨晶,陆丽兰,冯尔玲,王恒樑,卢瑛,朱力. 密度感应系统对弗氏志贺菌生长竞争能力的影响[J]. 遗传, 2015, 37(5): 487-493. |
[11] |
蒲强,罗嘉,沈林園,李学伟,张顺华,朱砺. 蛋白质修饰组学在肉品质研究中的应用[J]. 遗传, 2015, 37(4): 327-335. |
[12] |
刘同阳,郭海强,朱美妍,黄英泽,贾舒婷,罗瑛,张继虹. 突变型p53与其合成致死基因的研究进展[J]. 遗传, 2015, 37(4): 321-326. |
[13] |
范智权,孙加雷,单建伟,杨江义. 杂种偏分离的遗传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遗传, 2015, 37(2): 148-156. |
[14] |
岳珊珊,夏来新.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果蝇C(2)M相互作用的蛋白[J]. 遗传, 2015, 37(11): 1160-1166. |
[15] |
韩芙蓉, 王令, 徐坤, 张智英, 王昕. 基于SSA修复机制和特异性核酸酶活性检测的双荧光报告载体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 遗传, 2015, 37(10): 1053-1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