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飞雄, 李雅轩, 胡英考, 晏月明, 赵昕, 蔡民华, 任东. 高师院校遗传学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3-7.[2] 申艳红, 陈晓静, 王平. 遗传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8-11.[3] 王林生, 李锁平, 王彬. 本科普通遗传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12-16.[4] 白艳玲, 陈德富, 王宏刚, 张金红, 刘方. 影响本科遗传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17-20.[5] 陈德富. 遗传学教学环节中的有关问题及我校对策.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26-28.[6] 佘朝文. 生物类专业遗传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42-47.[7] 丁毅, 王建波, 张志宏, 高向东, 宋文贞. 紧跟生命科学发展趋势, 搞好遗传学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113-117.[8] 宋喜悦, 张玲丽, 何蓓如. 遗传学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 2004, (1): 56-58.[9] 黄旭明, 梁雅梨. 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等农业教育, 2003, (6): 58-60.[10] 顾蔚, 张敏. 优化遗传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讨. 遗传, 2004, 26(6): 934-940.[11] 李雅轩, 张飞雄, 赵昕, 蔡民华, 晏月明, 胡英考. 利用网络平台辅助遗传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遗传, 2010, 32(4): 393-396.[12] 刘志祥, 徐刚标, 曾超珍, 王爱云, 吴若炎.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整合课程探讨. 遗传, 2011, 33(7): 801-806.[13] 邢万金, 莫日根, 阿拉坦高勒, 苏慧敏. 以遗传信息为主线的遗传学教学架构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遗传, 2011, 33(6): 661-664.[14] 欧阳立明, 张惠展. 基因组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 遗传, 2011, 33(3): 278-282.[15] 石春海, 吴建国, 马秋兰, 肖建富, 洪彩霞. 《遗传学》课程的建设与优化. 遗传, 2005, 27(6): 980-983.[16] 符碧, 顾惠娟, 乔守怡. 遗传学CAI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遗传, 2001, 23(3): 255-257.[17] 石春海, 马秋兰, 吴建国. 建设遗传学课件体系, 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遗传, 2006, 28(8): 984-988.[18] 石春海.《遗传学》CAI课件. 杭州: 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4.[19] 林凌, 阚显照, 汪鸣, 聂刘旺. 高校遗传学实验教学的反思与改革. 见: 张飞雄, 李绍武. 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 中国化工出版社, 2011: 213-219.[20] 肖建富, 洪彩霞, 石春海. 立足创新, 提高遗传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高等农业教育, 2001, (增刊): 99-101.[21] 石春海. 遗传学.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22] 祝水金. 遗传学实验指导.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23] 皮妍, 林娟, 侯嵘, 沈大棱, 蒋科技, 乔守怡. 国内高校遗传学教材发展研究. 遗传, 2009, 31(1): 109-112. |